Search

安全感
這是迎年崇尚的名詞, 人們需要生活在安全之中, 故有安全感之名詞也。
什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安全感
這是迎年崇尚的名詞, 人們需要生活在安全之中, 故有安全感之名詞也。
什麽是「安全」呢?有狹義與廣義之分。狹義來說:現在大都會城市和鄉村都十分安全了, 天災、人禍如:地震、海嘯、水災、山火等雖則很難避免, 可是, 有效之预警,救災又來得快, 並且激起善心, 貧下受害者,可得及時支助, 解決危機。這便令人們感到有「安全感」嗎?
現在的人,不只希望如此, 所謂貧下人口, 低端人口在都市中為數不大, 緊急救濟, 也不滿足都市人們的「安全感」心理需要。
早在文明國度, 有人提出了:「不受(免於)恐懼」之自由。意思是:生活的大氣候,完全沒有令人感覺到,任何恐懼的氣氛,(有人言之為白色恐佈) 。 故有明文規定: 人民有言論的自由、宗教信仰信由、學術自由、選舉自由、新聞(監察) 自由等等, 並且由權力機構保証執行得到, 產生真正的「安全感」。
一切都是為人民生活於安全氣氛下過日子。大家不必恐懼, 不會以言入罪, 平生不作不事,半夜敲門也不驚!令到大氣候充滿了正常而廣義的安全感。
如此生活,便有生活的趣味, 人民享有自由及免於恐懼的自由, 安居樂業了。一切為了此安全感而努力, 「自由民主」, 理想社會,為此而已。
反之, 在天天/時時患得患失, 不知對錯的日子裡, 人們惶惶終日, 不知什麼時候大禍臨頭,( 獵巫的年代、赤柬掌權、及文化大革命日子) ,乃人類的大災難日子也。
世紀疫疾, 人們可以長期戴口罩、不出外、打預防疫苗等等,減少受傳機會,然而, 令人永遠擔心的「不安全感」,不是打針、戴口罩、不外出可以解決的。
安全感至為重要, 各界都爭取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